学科与专业建设
 
 
培养方案

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


一、培养目标

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,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,富有良知和责任感,具有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,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,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、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、体育科学研究、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。

二、培养要求
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作为体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,掌握体育教学、训练、竞赛、科研的基本能力。
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
1.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、运动科学、心理科学、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;

2.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,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、示范、保护帮助、分析纠错、组织、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;

3.具备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、训练、科研、竞赛组织、裁判、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;

4.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

5.了解学校体育工作、全民健身和大健康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;

6.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,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。

7.课程结构比例表







课程结构比例表

课程类别

课程性质

学时数(或周数)

占总学时比例

学分数

占总学分比例

公共基础课程

必修

692

19.90%

38

21.16%

通识类课程

选修

64

18.40%

4

2.22%

专业基础课程

必修

560

16.40%

29

16.15%

选修

0

0


0

专业课程

必修

668

19.20%

31

17.27%

选修

692

19.90%

35.5

19.78%

公共实践类
环节

必修

80

2.30%

12

6.69%

专业实践类
环节

必修

720

20.71%

30

16.71%

必修课程小计

2720

78.25%

140

77.99%

选修课程小计

756

21.75%

39.5

22.01%

总计

3476

100%

179.5

100%


三、主干学科

体育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。

四、核心课程

体育学概论、教育学、学校体育学、体育教学论、教育心理学、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。

五、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(理工类要有主要专业实验)

教学见习、教育实习、毕业论文写作等。

六、修业年限:四年。

七、授予学位:教育学学士。

八、毕业合格标准

1.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,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。

2.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,按照规定内容取得150学分